发展新质生产力 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第三场开讲

发布者:张凤发布时间:2024-06-05浏览次数:69

528日下午,发展新质生产力 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第三场开讲,聚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和汽车学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出席并讲话。重庆交通大学原校长唐伯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觉慧,副校长娄永琪,上海参事室参事、汽车学院教授余卓平,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孙立军等出席报告会。



报告会上,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汽车学院院长张立军分别作学科发展报告。凌建明在《人享其行 物优其流》中分享了交通连接人类文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本质内涵,回顾了同济大学交通学科百余年来在交通基础设施理论、数智交通服务、道路交通主动安全等科研创新方面,以治国英才、学术大师和行业领袖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在祖国“交通大国”建设中发挥的重要贡献。新时代,学科主动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以巩固、调整、转型、提升为主线,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为路径,制定了人工智能赋能交通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以交通学科大模型为牵引,发展数智交通设施、交通新质安全、自主交通系统等六大新质方向;学院通过学科融合,建设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谋划智能交通系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推动专业内涵的数智化转型,构建综合交通AI 实训平台及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推动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和领军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学院将致力于,以“三化”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建立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学科,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同济的智慧和力量。



张立军以《开新局,创新域,提新质——推动智能电动车辆学科高质量发展》为题,从新时代学科发展新方位剖析、新变局学科发展新方向研判、新征程学科发展新方案规划三个部分,介绍了同济汽车发展36载的历史沿革、发展经验与辉煌成就,面向未来汽车的交通新场景、产品新视角、产业新生态、技术新内涵引出的汽车战略、科技、育人的新挑战,进行了发展态势研判。明确了同济汽车学科“1中心+3网联+4转型”的发展战略,依托学科平台的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实现开新局;面向科研板块的设计数字化+大数据模型化、驾驶自主化+车路协同化、能源零碳化+动力电动化、结构轻量化+空地两栖化实现创新域;立足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四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汽车中德合作范式实现提新质。



唐伯明、张觉慧、余卓平、孙立军分别作了点评,他们认为,数智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要培养学生使用更加智能的方法去设计和研究相关问题,更好地利用智能化方法和发展趋势,将“数智化”概念与行业实际结合起来创造价值。应把学科发展置于首位,强调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未来汽车从车路一体到车、路、云一体,要打破机械与电子信息等学科的篱笆和院系的壁垒,不光要建设物理道路,还要建设数字化道路。要依托学科交叉,促进多学科交融,更好推动学科发展。



郑庆华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我们要知道学科因何而来,知道学科的价值,增强学科自豪感、凝聚力和归属感。要面向未来,要规划新的目标,了解学科的时代趋势、社会需求、国际前沿,并结合我们已有的基础规划学科创新发展。要汇聚力量,把规划蓝图变成实施方案。作为重点高校的教师,不仅要投身科学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把握科研方向,还要关注人才培养改革的方法,更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院长论坛的举办不仅是凝练自身学科发展来路和去向,更重要的是凝心聚力,有组织地做好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准确识变、精准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