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第六场举行。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出席并讲话,同济大学副校长许学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梁建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周杰,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总师冯锦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师王琛,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虹,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李岩等专家学者出席报告会。
郑庆华指出,推进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明确主攻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加强高校与企业、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从重大工程中凝练科学问题,产出重大科研成果。要创新体制机制,集聚融通跨学科专业、跨领域跨单位的科研力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要深化管理制度、评价机制改革,全面激发教师的生产力和创新动力。要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骨干队伍的引育,同时要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管理服务支撑和优秀的人文环境。面向未来,要坚持“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的路径方向,抓好落实,两个学科应在总结过往成就的基础上,找准方向、找出短板、寻找方法、明确定位,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迎接未来挑战。
报告会上,陈虹、李岩分别作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各自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创新方向。
陈虹在题为《智启科技 信迪未来》的报告中,回顾同济大学信息学科的百年发展历程,阐释信息学科的内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分析学院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发展机遇,提出一系列前沿方向与赋能举措。她谈到,同济大学信息学科始于1912年,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在高性能CPU、核心芯片技术、智能温室控制等多项技术中取得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提供强大支撑;培养一批杰出校友,为各行各业输送中坚力量;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智能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个交叉学科博士点;聚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领域,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学科竞争力显著提升,驱动全校多学科交叉融合,赋能学科发展新内涵。面对新时代,学院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紧跟国际科技前沿,在自主智能与具身装备、精密感知与端计算芯片、6G通信、新能源互动等领域凝练一系列前沿方向,通过构建智能人才生态体系、深度开展有组织科研、深化国际学术交流、数智化赋能协同育人、多层次赋能课程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信息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学科高地,推动形成信息学科与其他学科共融共生、交叉赋能的学科发展新生态。
李岩在题为《明理致远,数智融合》的报告中,回顾了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的悠久历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她表示,学院2004年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了“国家战略牵引+基础学科支撑+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格局。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特色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形成了若干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方向,成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生力军。当前,学院积极响应学校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力学支撑航宇,航宇促进力学,明理致远,数智融合”的发展方向,以推动学科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拓展力学前沿理论,服务国家空天强国战略,提出非线性动力学与智能调控、基于数据驱动的计算力学、飞行器智能结构设计及其智能制造、面向低空经济的安全低碳无人机智能设计与制造四个新质科研方向,开展人工智能赋能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部署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数智化融合化课程建设、数智化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特色创新实践区建设四大人才培养任务。依托上海世界独一无二的航空航天和人工智能优势布局,打造飞行器力学学科高地,服务地方经济和国家战略需求。
在院长与嘉宾对话环节中,专家对两位院长的学科发展报告作了点评,重点强调了三个关键要素:一是解决学科交叉这一难题;二是将师资队伍建设视为核心问题;三是提出培养工程硕博士是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重要途径。这些见解为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